案例分享
最新消息
深圳市免疫基因治疗研究院 - 再次名列全球第二! 2024免疫细胞产品研发机构Top10出炉,中美主导95%临床试验
Jul 22nd, 2025

深圳市免疫基因治疗研究院 - 再次名列全球第二!

2024免疫细胞产品研发机构Top10出炉,中美主导95%临床试验

撰写:GIMI-张证维


免疫细胞治疗产业爆发年,谁在引领创新浪潮?2025年,无疑是免疫细胞治疗领域划时代的爆发年。从Science年度十大突破的CAR-T身免疫疾病,到T细胞疗法TILTCR-T相继攻破实体瘤壁垒,再到多款重磅产品全球上市,这一革命性疗法正从实验室大步迈向产业化,深刻改变着癌症等重大疾病的治疗格局。


在这场全球竞逐的创新浪潮中,中美两国展现出绝对的领先优势。最新数据显示,截至2024年底,全球进入临床试验阶段的免疫细胞治疗产品高达1040。其中,美国开展临床试验的产品数量为502(占比48.3%),中国紧随其后,达到489(占比47.0%)。中美两国合计占据了全球95%以上的临床试验项目 欧洲(56个,5.4%)、加拿大(34个,3.3%)、英国(34个,3.3%)、韩国(33个,3.2%)等国家或地区分列其后。


那么,在这些海量的临床试验背后,哪些研发机构是真正的创新引擎


根据权威数据库Cortellis的统计分析(截至2024年底),全球进入临床阶段的免疫细胞治疗产品研发机构Top10榜单 正式揭晓。这张榜单清晰勾勒出当前全球免疫细胞治疗研发力量的分布格局:

表一:截至2024年底进入临床阶段的免疫细胞治疗产品研发机构分布


排名

研发机构名称

研发药物数量(个)

所属国家/地区

1

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 (NCI)

32

美国

2

深圳市免疫基因治疗研究院

26

中国

3

贝勒医学院

24

美国

4

M.D.安德森癌症中心

18

美国

5

宾夕法尼亚大学

17

美国

6

斯隆-凯特林癌症研究所

16

美国

7

浙江大学

16

中国

8

AbelZeta公司

15

中国

9

Kite Pharma公司

15

美国

10

百时美施贵宝

14

美国

数据来源:Cortellis数据库


榜单解读:


美国领跑,底蕴深厚: Top10中,美国机构独占7,且包揽第13456910名。这充分体现了美国在该领域长期积累的科研实力、顶尖的研究型医院/癌症中心以及强大的生物医药产业生态。宾夕法尼亚大学和斯隆-凯特林癌症研究所更是CAR-T细胞疗法的发源地Kite Pharma和百时美施贵宝则已将成功研发的产品推向市场。


中国力量崛起,深圳表现亮眼:中国机构占据3,分别是高居全球第二的深圳市免疫基因治疗研究院、第七位的浙江大学和第八位的AbelZeta(西比曼)。其中,深圳市免疫基因治疗研究院专注于CAR-T等免疫细胞治疗产品的研发,在血液肿瘤、实体肿瘤、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多个领域布局了多达26个处于临床试验阶段的产品(包括CAR-TCTL等),研发管线数量仅次于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(NCI),展现了极强的创新活力与雄心。


聚焦CAR-T,但多元化趋势显现: 虽然CAR-T细胞疗法(占进入临床产品的59.7%)仍是绝对主力,但榜单机构的研究也广泛覆盖TCR-TCAR-NKUCARTTILDC等多种类型。临床阶段也主要集中在I期(560个)和II期(395个),III期相对较少(20个),说明整个领域仍处于蓬勃发展的早期阶段,尤其在实体瘤、自免疾病等新适应症以及CAR-NKTCR-T等新类型上潜力巨大。


全球地位:国际榜单中的中国领头羊


深圳GIMI研究院的科研实力获国际权威机构多次认证:

2018年《Nature Reviews Drug Discovery》:在全球655家肿瘤免疫研究机构中,深圳市免疫基因治疗研究院跻身世界前15,排名中国第一,与另3家中国机构共同上榜。


来源:Nature Reviews Drug Discovery


2022Bioclub球统计:中国免疫细胞治疗临床试验量(498项)全球第二(仅次于美国1336项),深圳市免疫基因治疗研究院为中国贡献核心力量,继续位列国内机构榜首。

来源:2022 bioclub


2024年滨海创投CGT行业报告:深圳市免疫基因治疗研究院入选全球Top 25细胞与基因治疗研发机构,位列中国机构首位。



展望未来:创新与差异化是核心

随着靶向CD19BCMACAR-T赛道同质化加剧,以及更多新型疗法(如通用型CAR-TUCARTCAR-NKTCR-TCAR-MTreg等)展现出巨大潜力,未来的竞争将更加聚焦于源

头创新和差异化优势


攻克实体瘤与自免疾病:这是拓展市场空间的关键。


开发现货型产品: 解决自体细胞疗法成本高、制备时间长的问题(如通用型UCAR-T/CAR-NK)。


优化工艺降低成本:实现自动化、规模化生产,提高可及性。


联合治疗:探索免疫细胞疗法与抗体、疫苗等其他疗法的协同效应。


中国在政策层面(如新《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》将细胞治疗列入鼓励类,北京、上海、天津等地出台专项支持政策)和资本层面(2024年国内多家免疫细胞治疗企业获得大额融资),为本土创新机构(如深圳市免疫基因治疗研究院AbelZeta、邦耀生物、先博生物等)的持续发力提供了沃土。


结语

2024年的全球免疫细胞治疗研发机构Top10榜单,是中美引领全球创新竞赛的生动写照。美国凭借深厚积累稳居主导,而中国,尤其是以深圳市免疫基因治疗研究院科研创新为主导的实力代表,正以惊人的速度追赶并跻身世界前列。GIMI研究院以60项临床试验为基石,以全球Top 25研发实力为背书,正代表中国站上细胞与基因治疗的国际竞技场。从攻克实体瘤到重塑自身免疫疾病治疗范式,其创新轨迹印证了《Nature》的预言:

“细胞治疗将重新定义制药业的未来。——深圳市免疫基因治疗研究院,正是中国在这场变革中的关键答卷人。